首页 > 科技 > 业界动态 > 正文

历时30年建设,北斗"全球时代"到来

网易科技频道 网易科技频道 2020-07-31 16:40:22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开通服务。这标志着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的新篇章。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开通服务。这标志着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的新篇章。

历时近30年建设,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35颗卫星组成网络,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目标是将减少对国外导航技术的依赖超。35颗卫星数量目前是全球之首,超过GPS的31颗卫星数量,也超过欧洲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导航系统。

当全部卫星投入服务后,北斗在亚洲导航的精度将提升至10厘米以内,也将超过GPS的30厘米。澳大利亚航天工程研究所主任安德鲁·丹普斯特(Andrew Dempste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北斗比GPS晚设计了好几十年,好处就是可以借鉴GPS的经验,比如信号具有更高的带宽,精度得到提升,系列卫星的维护更加方便,因为卫星轨道的飞船数量会更少。”

我国第一代北斗导航系统首颗卫星于2000年发射,但当时网络仅限于中国。2003年我国曾希望加入欧洲的伽利略导航计划,但后来退出。随着全球手机智能通信进入iPhone时代,第二代北斗卫星于2012年投入运营,目标是覆盖亚太。2015年中国计划开发第三代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工程启动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先后调集了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制建设。陈芳允、孙家栋两位“两弹一星”元勋和几十名两院院士领衔出征。

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重要标志、成为大国竞争的科技制高点。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服务,属于北斗的“全球时代”已经到来。

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35年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实现北斗高质量建设发展。

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首席科学家郁文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和开通,一是代表了中国科技的一种自信,我们拥有了提供全球服务的能力,二是中国对全球的一种责任,三是北斗产业向全球延伸的一个重要引导和推动作用。”

数千亿规模产业迎爆发

“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仅能无源定位,因而用户只能知道‘我在哪’。而北斗用户不但自己知道’我在哪‘,还能告诉别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称。他表示,这在突发地震、海上遇险时,在其他通信手段失效的情况下,北斗短报文通信可以成为传递求救信息、拯救生命的最后保险索。

北斗全球信号的国际标准也在快速推进。目前北斗全球信号技术指标基本完成验证,计划明年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首个5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成功立项;正在开展北斗中轨搜救载荷相关标准文件制定和入网测试;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审议。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预测,2020年北斗导航将产生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收入。中国建成的“太空丝绸之路”,已经能够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目前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

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公司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北斗不仅仅是部署于高空的卫星导航系统,它更是和每一位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国家重大时空基础设施。天上北斗卫星系统,地上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有了这样的基础设施,万物可以实现对时间与空间的更高分辨和感知。”

千寻位置近日已启动了业内首个高精度定位大规模路测,将在全国的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高速路开展算法验证,标志着北斗高精度定位量产技术在智能驾驶领域大规模落地,为智能驾驶提供时空智能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

北斗系统在融合应用方面不断拓展新领域,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创新应用层出不穷,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数百万辆出租车、公交车和卡车也都能够接受北斗信号,如交通运输部建设运行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入网车辆已超过650万辆。

此外,有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已经有超过70%的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导航系统,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和三星。